葛紅剛 鹽城自來水公司
摘要:水是地球萬物的生命之源,面對日益緊張的水資源,中水回用正成為開源的根本途徑。本文從國內外中水回用情況說明開始來探討我國中水市場所面臨的認識誤區、輸配尷尬及水價等問題同時還提出瞭政府監管的重要性。關鍵詞:中水、回用、認識、輸配尷尬、水價、監管中水主要是對污水處理廠的二級排放水進行深度處理,經過瞭沉淀、加氯消毒、混凝、澄清、過濾等多道工藝,水質符合國標(GB/T18920-2002)《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能夠用於城市綠化、園林景觀、道路噴灑、市政施工、工業冷卻、傢庭沖廁、洗車用水等。一 國內外中水的應用
1. 國外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技術在國外早已應用於實踐。美國、日本、以色列等國廁所沖洗、園林和農田灌溉、道路保潔、洗車、城市噴泉、冷卻設備補充用水等都大量地使用中水,在利用中水方面積累瞭不少成功的經驗。
日本從80年代起大力提倡使用中水,並在上水道和下水道之間,專門設置瞭中水道。而且為瞭鼓勵設置中水道系統,日本政府制定瞭獎勵政策,通過減免稅金、提供融資和補助金等手段大力加以推廣。同時還要求新建的政府機關、學校、企業辦公樓以及會館、公園、運動場等公共建築物都須設置中水道。美國現在至少有七個地區已經或者正在建設中水回用廠。新加坡為瞭更好地節約水資源,推廣中水市場,則在媒體上對中水大做廣告,以引導民眾的消費習慣,吸引更多的新加坡人接受它。目前每天至少有數千萬升經過深度處理的中水已經加到飲用水管中,不是單純作為中水利用瞭。
2. 國內中水回用
我國從六五、七五就開始研究中水的利用,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開始使用,目前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但與發達國傢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還是用於居民沖廁、灌溉、景觀用水、洗車,正在開發在工業和農業中的使用。北京、天津、青島等缺水嚴重地區走在中水市場的最前面,這些城市都把中水回用列入城市大的總體規劃之中。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到2008年城區要建成9座中水廠,再生水回用率將達到50%。要讓中水流進百姓傢,目前的管線遠遠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北京計劃近期在東南四環地區鋪設7段供水幹線,將現有的管線逐步向東南四環延伸,為沿線房地產開發、居民小區和綠化用水提供可用水源。 天津還為此專門出臺瞭關於住宅使用中水的規定,城市規劃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區,規劃人口在1萬人以上的住宅小區都要使用中水,配有中水管道。目前天津一些小區都使用中水來替換自來水用於景觀用水,以及澆灌綠地。 青島市也是一個典型的缺水型城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是全國的1/7,面對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現狀,青島中水回用工程正在大力推進。市區中部長達7.2公裡的海泊河再生水供應管網已經基本鋪裝完成,海泊河區域的企業和居民將成為再生水工程的第一批受益人。1. 認識誤區 雖然中水的價格具有一定的優勢,已能在缺水城市中受到廣泛的認同,但在利用中仍然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這也是阻礙中水發展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中水的水質也是居民有疑慮最不放心的,認為中水是從污水處理來的,感覺有點兒臟。其實這是心理作用,因為都知道中水來源是污水——很臟,就覺得中水回用的話也很臟,實際上它是經過深度處理的。其實再生回用的水與污水處理廠的出廠水不是一回事,再生水是對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的水再進行深度處理,達到國傢再生水的使用標準,僅次於自來水的水質,臟隻是人們的一種心理感覺而已。但中水畢竟是污水的再生水,屬於人體非接觸用水,不可以用於洗衣服、做飯、洗澡等,如果要用的話,還要再經過進一步深度處理才行。 對於中水利用目前的現狀——利用率低的問題,主要是由中水市場的發展和國傢法律、法規不配套引起的,法律、法規及政策應該超前,至少也不應該滯後。水資源應用應當有一個排序,就是說應當鼓勵首先使用什麼樣的水。在中水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政府保護哪類的水或者限制使用什麼樣的水的政策能配套,中水市場的起步就能堅實瞭許多。現階段中水市場的發展不能僅僅依靠價格杠桿,政府可以出臺強制性的政策,對符合使用中水條件的,不再提供其它優質水源,也能使加強節水不是一句空話,真正實現優質的水使用在高要求的地方,低質的水用在低需求上,能夠實現一個水資源總的合理分配。
中水市場發展的現狀是需要有大量的輸配管網,但中水管網需要的投資巨大,施工的難度也很大,因此若在中水利用的統一規劃上做足文章,也可減少一些中水的輸配尷尬,這就要經過詳細的規劃計算。 首先要看有哪些正常的用途可以用中水處理以後的水來替代,根據替代量的多少,根據中水回用量的多少,再根據經濟用量、生態用量各自的多少,做詳細的平衡計算,最後把整個水循環的每一個環節都考慮到,真正形成一個循環經濟,就是水用瞭再處理再用,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節水型社會。三 中水的監管
認識的誤區、合理的水價、管網的建設是解決中水回用難的關鍵所在,但即使這些問題都解決瞭,中水的利用仍然不一帆風順。
隨著中水熱的不斷升溫,一些沒有想到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比如除瞭洗車業對中水情有獨衷之外,一些遊泳池、浴城、洗衣店也找到中水公司要求訂購中水。這些高耗水企業的生產成本因水價不斷上調而成倍增加,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一些企業就把目光瞄準瞭中水,考慮暗中使用中水來降低成本,其實目前提供的中水隻能用在非人接觸的領域。若再有由於市場壓力,難以維持生存的中水企業把關、跟蹤中水去向不嚴,就有可能使剛剛步入市場的中水失去的信任,遭受重創。因此僅僅依靠中水制造企業的自律不足以保證中水被安全地使用,這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拿出措施,對中水市場加強監管。
政府有關部門不但要對中水質量要加強監管,同時對再生水的去向應該有一個明確的可追蹤的記錄。市政、供水、環保、衛生等部門都應該各司其職,起到相應的監管作用。立法機構應該考慮制定專門的中水安全使用法規,要明確中水使用流程中各方的責任,包括政府監管部門、中水企業、用水企業等等,並設立相應的處罰標準,對於那些敢於私自更改中水用途的企業,給予嚴厲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