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借貸紅火背後藏陷阱 |
前不久,漢口退休市民魏先生做瞭個大膽的決定:將多年積攢下來的20多萬元錢,通過一傢P2P信用貸款服務平臺的推薦,分別借給瞭十幾個急需用錢的武漢人。 不過,這筆錢並未進入這傢名為宜信的公司,而是分別直接打入十幾個借款人提供的銀行賬號。按照約定,1年下來,魏先生可獲得約10%的年收益。 自去年5月在漢成立分公司後,已有數十位武漢"有錢人"通過宜信向陌生人借錢。兩年前,宜信已在漢試水,去年增長率是成立之初的4倍。 不吸收存款、不放貸、不擔保,不是金融機構,就是增值服務平臺--宜信提供的材料稱自己是一傢"現代服務業中的咨詢管理服務平臺",隻提供"對接需求"和"信用管理"服務。 宜信創始人唐寧對記者表示,宜信與淘寶類似,隻不過賣的是信用,即通過平臺撮合出借人和借款人,達成小額信用借貸關系。 "網上借貸"八仙過海 "草根"金融遭遇身份尷尬 拍拍貸網站由上海代豐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投資,紅嶺創投網站隸屬於深圳市龍盛威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相對穩健的宜信,身份是"商務顧問有限公司"。 這意味著,他們不是擔保公司,不是非銀行金融機構,更不是單純意義上的互聯網公司,卻以中介身份經手瞭大量的信貸業務。 記者瞭解到,成立網上借貸平臺,並非沒有法律依據。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民間借貸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合同法》肯定瞭民間借貸行為的合法性,並保護出借人收回借貸資金和利息的權利;《合同法》第二十三章"居間合同"也規定,居間人提供貸款合同訂立的媒介服務,可依法向委托方收取相應的報酬。"從這個角度來看,並無不妥。"中國立法學之父、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周旺生告訴記者,他也是宜信的法律顧問。 不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肖春海表示,金融領域具有特殊性且相對脆弱。以信用卡為例,即使是有監管的商業銀行經營,十多年來也不斷出現倒賬風潮。小額的、分散的信貸,網上借貸還有能力控制。一旦做大,沒有監管將面臨危險。 記者昨聯系上湖北銀監局、人行等人士,對方表示這些網站未經其審批,不在其監管范圍之內。 與宜信類似,眼下"網上借貸"十分火爆。在網上鍵入這四個字,相關鏈接多達上千條。 粗略統計,全國網絡借貸平臺至少達10傢,包括拍拍貸、齊放網、紅嶺創投、搜好貸、天天貸、e借通、ezmoney等。因無須抵押、擔保,手續快捷,被形象地稱為"發個帖就能獲得貸款"。 記者在拍拍貸網站上看到,一位名為shiyindebcd的新疆網友發帖借款3000元,14位陌生人有的掏50元,有的掏200元,短短2天工夫就湊齊瞭借款。 發帖借款的理由也五花八門。有的是淘寶賣傢"年底壓貨,擴大經營",有的要買電腦,還有的僅是為瞭提高信譽。 在齊放網上,不少貧困學生來此籌集大學學費。網站也打出"為每一位學生提供支付教育費用的有效途徑"的口號,稱自己為中國第一傢開放式助學平臺。 記者發現,這些平臺借款額度不高,大多數隻幾千元,高的不過一兩萬元,若找銀行貸款很難通過。加上網上放款迅速,很快贏得眾多支持者。粗略計算,這些網站每月交易額均在數千萬元以上,且增速不斷擴大。 為控制風險,各傢網站還有一套"土辦法",並以收取2%-4%手續費或與出借人分享高額利息等作為盈利模式。 記者登錄多傢網站看到,想發帖貸款先要進行身份證認證、學歷認證、手機實名、銀行賬號、電子郵件認證;申請貸款時,也要上傳勞動合同、收入流水證明、房產證、汽車產權證明等照片。出借人想查看這些資料,也必須註冊成會員,以防個人信息外泄。 宜信也一再強調自己不是網上借貸平臺,網絡隻提供交易的信息,交易手續等都是線下組織、客戶之間面對面完成的。宜信方面透露,至今已在全國設立10多傢分公司,並聘請金融專傢把關將壞賬率控制在2%以內。 中介模式暗藏風險 事實上,網上借貸平臺的中介模式隱藏著風險,引來各方擔憂。 記者昨在拍拍貸上註冊時,《借出人註冊協議》顯示,將不保證貸款本息均能得到償還,拍拍貸不擔任任何擔保人或保證人的角色,隻是在"用戶出借的貸款逾期時,進行電話、短信、郵件等催收,逾期超過30天時,拍拍貸將按照隱私規則披露逾期借款人的信息。" 一位網友投訴,稱一位借款人去年9月曾逾期不還,卻在11月份又成功借到1.6萬元,其投標時卻未看到任何逾期記錄,並表示"借出的都是血汗錢,若沒有合理解釋,不會再投一分錢"! 江城一傢銀行人士表示,信用貸款的風險和對風險控制能力要求很高,銀行出於精力、成本、利潤等考慮不大願意涉足。網站雖通過各種手段防范風險,但不對借款人提供信息的準確性負責,逾期也隻協助催繳。有的可網站墊付,但僅墊付利息,無法抵禦更大的風險。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幹意見》中規定,"民間借貸利息可適當高於銀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的利息法律不予保護。" |
- Nov 02 Sat 2013 09:58
網上借貸紅火背後藏陷阱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